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

2024-01-03 2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认定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是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侵害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等。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在于两者的主体不同、犯罪行为不同等。

  一、如何认定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

  认定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如下: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存在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与徇私枉法罪之区别

  1.本罪的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包括部分司法人员,也包括司法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人员,即依法从事侦查、审判、监管工作的人员。

  2.本罪是对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从而放纵这种犯罪行为;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比较复杂,也包括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和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3.本罪行为所对应的犯罪是特定的,只能是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且只能用不作为的方式实施;徇私枉法行为对应的犯罪是不特定的,只要是具备了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即可,并且徇私枉法行为既可以用作为的方式实施,也可以用不作为的方式实施。

  4.司法工作人员明知是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分子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到追诉的,同时构成本罪与徇私枉法罪,应按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

  三、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要求主体主观上为故意。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272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