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入户盗窃的户的认定是什么

2024-01-03 2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入户盗窃的户的认定可以从犯罪的客观、主观以及客体对象这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客观上是需要具有进入他人家庭的行为,主观上要求是故意,客体对象为公私财物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一、入户盗窃的户的认定是什么

  1.犯罪客观构成方面,“入户盗窃”的前提是要有“入户”的行为,然后还要有“盗窃”的动作。户,是指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包括封闭的院落、为家庭生活租用的房屋、牧民的帐蓬以及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等。

  2.犯罪主观构成方面,入户应具有非法性。非法入户盗窃是指未经他人许可,采取秘密方式,进入他人私人生活处所、住宅实施盗窃的行为。

  3.犯罪客体方面,不仅针对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如威胁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判断“户”的标准,应抓住“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特征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特征。

  二、入户盗窃多少钱会被判刑

  只要入户盗窃就已构成盗窃罪,不再受盗窃数额和次数的限制。找法网提醒您,无论行为人是否盗窃到财物,均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指为实施盗窃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住房、封闭的院落、帐篷、渔民的渔船、租用的房屋等)进行盗窃的行为。

入户盗窃认定

  三、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的区别

  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的区别主要是客观表现不同。

  入户盗窃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非法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该行为一般具有隐蔽性。

  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66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入户盗窃的认定标准如何确定
一、入户盗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入户盗窃的认定标准是: (1)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2)认定入户盗窃时,必须注意“入户”的非法性。行为人在未获取户主同意的前提下,非法进入他人住所,实施了盗窃行为,就应该认定为入户盗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即遂标准是什么 以被盗财物与物主的关系状态为依据,已使财物脱离所有人或保管人实际控制的,为既遂,反之为未遂。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是盗窃行为的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确定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依据,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接触说。以行为人的触觉为依据,凡已实际触及财物的,不论是否将财物盗走,均为既遂,反之为未遂; (2)转移说。 以被盗财物的位置变化为依据,已使财物移离其原位的,为既遂,反之为未遂; (3)藏匿说。以被盗财物是否被隐藏为依据,已将财物隐藏的,为既遂,反之为未遂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