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确定某项技术是否属于专利侵权行为

2023-11-28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确定某项技术是否属于专利侵权行为需要看是否实施了未经许可或授权便擅自使用的行为、是否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是否不符合法定免责情形等。处理专利侵权案件要收集的证据有侵权证据、当事人主体证据等。

  一、如何确定某项技术是否属于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可以根据以下条件判断:

  1.实施了他人的专利;

  2.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授权;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不符合法定免责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处理专利侵权案件需要哪些证据

  专利侵权案件的原告应当提供如下主要证据:

  1.其享有专利权的相关证明。找法网提醒您,例如,专利申请书、专利证书、本人身份证明等;

  2.侵权证据。例如,侵权前后,双方的订单对差比例、侵侵权产品的图像、影像、成分比例等;

  3.专利侵权案件的原告应当提供哪些主要证据的其他证据。

专利侵权行为

  三、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有哪些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有:

  1.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也是首要原则。

  2.等同原则。

  3.禁止反悔原则。

  4.捐献原则。

  5.先用权原则。先用权原则即先用抗辩权,源自于法律的公平原则。

  6.实施公知现有技术不侵权原则。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6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如何确认专利是否被侵权
怎么证明专利是否侵权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 一、形式要件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二、实质要件 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该行为人就构成了专利侵权。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 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专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