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要素被用来确定土地纠纷证据的准确性

2023-09-16 1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土地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土地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确定土地纠纷证据的准确性的要素主要包括审查证据形成的原因、考虑证据被发现时的客观环境、审查证据是否为原件、审查证据的提供者是否和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等。

  一、哪些要素被用来确定土地纠纷证据的准确性

  1.审查证据形成的原因。证据形成包括证据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证据形成的原因是指证据本身的形成过程,它可以反映证据来源的可信程度。证据的形成往往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动机、利害关系等。审查证据形成的原因,也是判断证据的可信度的方法之一。

  2.考虑证据被发现时的客观环境。证据被发现时,肯定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会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证据所处客观环境的审查也是认定证据真实性的重要方法。比如要考虑案件现场的灯光、距离、噪音等因素对证人的影响;检验、鉴定的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因此,判断证据的真实性,要全面考虑证据被发现时的客观环境,防止片面性。

  3.审查证据是否为原件。原件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可靠性强,证明价值也更大。如果是复印件,很可能因为无法确定其来源和真实性,很难被采信。

  4.审查证据的提供者是否和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如果证据或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其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就会让人产生怀疑,不具有说服力。比如,证据提供者和当事人有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甚至仇人关系等。在这些情况下,证据提供者可能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提供虚假的证据。

  二、土地纠纷怎么解决的

  找法网提醒您,土地纠纷的解决办法:

  1.协商解决,达成协商一致意见。

  2.调解解决,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也可以请求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解决,提交当地仲裁部门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可以强制执行,双方当事人只能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提取诉讼,法院一般会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及时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土地纠纷证据

  三、土地纠纷怎么写起诉状

  1.标题。宅基地拆迁纠纷是归类为民事诉讼,所以标题是《民事诉讼状》。

  2.拆迁补偿纠纷起诉状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拆迁补偿纠纷起诉状的诉讼的请求。要写明请求法院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

  4.拆迁补偿纠纷起诉状的事实与理由。提出诉讼请求后,就要为其请求提供充足的依据。首先是摆事实。要把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发生纠纷的原因,经过和现状,特别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实事求是地写清楚(如下图一红色框中那部分)。讲道理是要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并援引有关法律和政策等。

  5.证据和证据来源。

  6.受理法院。这个一般是自己所居住的区县法院管辖。

  7.落款。末尾要有原告姓名的签名,或盖章以及民事起诉状的递交时间。

  8.附件。须说明本诉状副本份数、证据份数以及其他材料的份数。

土地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3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土地律师团,我在土地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