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确认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备技巧

2023-09-20 01: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反不正当竞争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确认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备技巧或标准包括了: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进行商业贿赂,或抄袭他人专有的产品等。需要注意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等。

  一、确认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备技巧

  确认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备技巧为:

  1.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规定,进行商业贿赂;

  2.对在网上提供的产品进行不符合产品本身质量的虚假宣传;

  3.对他人的产品污蔑、诋毁;

  4.抄袭他人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

  找法网提醒您,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设置了不同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三、不正当竞争怎么举证

  不正当竞争的举证方式有提交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以及银行账户的相关信息等。不正当竞争属于违法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

  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二)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查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四)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

  (五)查询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采取前款规定的措施,应当向监督检查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采取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措施,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

  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应当将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5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我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网络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1、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行为:虚假广告、泄露商业秘密和侵犯名誉。2、侵犯域名权的行为:抢注和混淆。3、侵犯网页著作权的行为:抄袭和淡化。4、侵犯内容著作权的行为:网络传播和复制。5、以链接为手段的行为:深层链接和加框链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规范会员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不得以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或者载体等方式,从事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擅自使用知名网站特有的域名、名称、标识或者使用与知名网站近似的域名、名称、标识,与他人知名网站相混淆,造成消费者误认;   (二)擅自使用、伪造政府部门或者社会团体电子标识,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三)以虚拟物品为奖品进行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虚拟物品在网络市场约定金额超过法律法规允许的限额;   (四)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   (五)以交易达成后违背事实的恶意评价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