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

2023-12-26 0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的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等。在司法实践当中,伤残可以划分为十个等级。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时间是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当事人也可以自行鉴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可以在治疗终结后委托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二、交通事故中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找法网提醒,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伤残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4.当事人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

伤残鉴定时间

  三、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有哪些

  1.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167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