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有何限制

2023-08-11 0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之日起计算。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侵犯的对象是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等。

  一、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有何限制

  专利侵权起诉时效是自专利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

  如果超过三年未起诉的,侵权人享有诉讼时效的抗辩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人主观上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3.侵犯的对应当是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4.有违法行为存在。

  即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出现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专利的行为。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

  三、专利侵权的判定规则是什么

  1.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所谓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权成立,那么该产品或者方法应该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项特征,缺一不可。在判定专利侵权时,最先适用的是全面覆盖原则。

  2.等同原则认为,将被控侵权的技术构成与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了专利权人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后,不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诸如采用等同替换、部件移位、分解或合并等替代手段实现专利的发明目的和积极效果的,并且与专利技术相比,在目的、功能、效果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则应当认定侵权成立。

  3.在专利侵权判定中,还有一种原则叫多余指定原则。找法网提醒您,我国实行先申请原则,发明人一旦完成了发明创造,就要尽快申请专利。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48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