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冒名顶替上大学判多少年

2023-09-25 1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冒名顶替上大学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冒名顶替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存在主观方面的故意。冒用他人名字上大学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等合法权益。

  一、冒名顶替上大学判多少年

  顶替别人上大学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顶替别人的学籍上学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顶替别人的学籍上学,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二、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不论是在被冒名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冒名者侵害被冒名者的入学、入职、参军权利,还是被冒名者与冒名者串通进行冒名顶替行为。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代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享受他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及取得的学籍,工作,身份及待遇。如:获取被冒名人已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三个方面的特定资格。

  3.主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掌握教学,学籍管理,户口管理的相关人员。

  4.主观要件。冒名顶替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冒名顶替上大学

  三、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什么权

  找法网提醒,冒用名字上大学一般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1.从过错方面来看,行为人实施的冒用他人姓名上学的行为,目的在于利用他人的考试成绩为自己升学及今后的就业创造条件,可见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2.从违法行为方面来看,行为人实施了假冒他人姓名的违法行为。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79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