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2023-06-16 0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是申请、通知证人出庭,查明其身份,法官交代权利义务,证人如实作证、陈述证词等。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一、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证人到庭后,应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查明证人身份,成年人应向法庭交验身份证。核对是否就是被申请出庭的证人,该证人开庭后是否在法庭内旁听了已经进行的庭审;

  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

  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

  6.证人陈述作证;

  7.交叉询问质证;

  8.法庭补充询问;

  9.证人退庭。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如下意思:

  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1.真实性是指一份证据本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真实的,不是出具证据的一方有意伪造的,同时其中的内容是能客观反映待证事实的。

  2.证据的合法性是指:

  (1)该证据符合证据的法定形式,民事诉讼证据有八种法定形式,凡不符合这八种法定形式的都不具有合法性;

  (2)该证据符合形式上的要件。

  3.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

  三、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吗

  找法网提醒您,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有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社会化调解、开庭调解、送达调解等。其中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00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程序是什么
法院民事诉讼流程分为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法院民事诉讼流程如下:一审程序: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二审程序: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 3、审理程序大体与一审一样,不同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内容上。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