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案件诉讼的流程

2023-09-10 0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案件诉讼的流程是,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以及相关证件材料,经人民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就会受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向当事人发送受理通知书,然后当事人预交诉讼费用,等待法院排期开庭即可。

  一、民事案件诉讼的流程

  民事案件诉讼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归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2)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等材料的复印件。

  (3)证实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具体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找法网提醒您,如确有难题,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5.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

  二、民事诉讼状怎么写

  民事诉讼状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民事起诉状

  1.原告详细信息;

  2.被告详细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案件民事诉讼起诉

  三、民事诉讼案件起诉需要多久

  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但规定了审限,即审理的最长期限,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35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