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提起上诉权的主体有哪些

2023-07-06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提起上诉权的主体有,刑事诉讼中为被告人、自诉人、法定代理人及其近亲属;行政诉讼的上诉主体则是原被告、第三人;民事诉讼的上诉主体包括原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

  一、提起上诉权的主体有哪些

  提起上诉权的主体有如下:

  1.刑事诉讼的上诉主体:

  (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2)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2.行政诉讼的上诉主体:

  (1)原告

  (2)被告

  (3)第三人均有权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的,不能上诉,只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申诉。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的人有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3.民事诉讼的上诉主体:提起上诉的主体即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一般而言,上诉的主体主要是第一审案件中的当事人,包括:

  (1)原告

  (2)被告

  (3)共同诉讼人

  (4)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均有权提起上诉

  (5)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人民法院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也享有上诉权。

  二、上诉的材料有哪些要求

  上诉的材料有:上诉状、案卷、证据、上诉状副本等。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提起上诉

  三、上诉多久有结果

  找法网提醒您,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才可进行案件延长。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832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简述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范围
行政诉讼中的上诉当事人应当一一列明;如果当事人均向法院提起上诉的,则上诉各方都可以列为上诉人;如果只有部分当事人上诉的,则未上诉的列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则依照原审的诉讼地位来列明。<br/> 法律依据:<br/>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七条<br/>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 <br/> 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br/> 第一百零八条<br/> 当事人提出上诉,应当按照其他当事人或者诉讼代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 <br/>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发送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br/> 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发送上诉人。 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br/>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已经预收的诉讼费用,一并报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