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务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2023-01-07 0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务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劳务关系的特征有当事人的地位平等、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等,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受民法保护,主体具有不特定性。

  一、劳务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劳务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用工单位有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等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劳务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劳务关系有下列特征:

  1.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在人身上不具有隶属关系;

  2.工作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并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

  4.主体具有不特定性。

劳务关系认定

  三、劳务关系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劳务关系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是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找法网提醒您,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73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