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开庭原告没有到场怎么处理

2023-08-19 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院开庭原告没有到场的处理是没有正当理由不参加开庭的,法院会按照撤诉处理,如果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可以延长开庭时间。院开庭前流程包括通知原告缴纳诉讼费、通知被告答辩、进行庭前调查等。

  一、法院开庭原告没有到场怎么处理

  法院开庭原告没有到场的处理:如果原告没有到场开庭,且没有经过的批准,可以按照撤诉处理,或者根据需要作出延期审理的决定。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二、法院开庭前流程如何

  法院开庭前流程如下:

  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找法网提醒您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3.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4.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法院开庭原告

  三、起诉开庭前有调解吗

  起诉开庭前有调解。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找法网提醒您,庭前调解是对适合调解的案件进行的先行处理程序,其显著特征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根据案情和实际情况达成调解协议或转入庭审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诉讼效率。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65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