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哪些责任,认定医疗行为是否过失的条件

2022-08-01 16: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看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大小来进行判定,若结果完全,则按照完全责任,若结果在60%~90%,则按照主要责任,若结果在20%~40%,则是次要责任,若结果在10%以下,则是轻微责任等。认定医疗行为是否过失的条件主要看行为人有无注意义务,此外在客观上是否能够履行注意义务,若在客观情况下无法履行,那就不构成医疗事故。

  一、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哪些责任

  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的责任如下: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种责任程度划分仅仅是定性,而没有完全解决定量的问题,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找法网提醒您,主要责任应承担60%~90%,次要责任承担20%~40%,轻微责任比例不超过10%。对于医务人员过失造成的医疗过失,可依据《医师法》第37条规定执行,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违反医师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认定医疗行为是否过失的条件

  认定医疗行为是否过失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有法定或者约定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的内容是由行为人的技术职称和岗位责任制决定的。

  2.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就可以推定其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而不需行为人实际具有此能力。

  3.行为人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而没有履行。若行为人客观上无法履行注意义务则不存在过失,不构成医疗事故。

医疗行为过失

  三、医疗过失行为是什么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地判定。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83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联法条
  • [1]《医师法》第三十七条 >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