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什么,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哪些

2023-08-02 0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五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伪造、隐藏、毁灭证据;阻止证人作证;胁迫他人作伪证等。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什么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

  1.拘传:拘传是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

  2.训诫:训诫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行为较轻的人,以口头方式予以严肃地批评教育,并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令其以后不得再犯的一种强制措施。

  3.责令退出法庭:责令退出法庭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强制其离开法庭的措施。

  4.罚款:罚款是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人,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5.拘留:拘留是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将其留置在特定的场所,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二、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哪些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

  1.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3.以暴力、威胁v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4.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害人民法院调査取证;

  5.以隐瞒存款和其他财产等方法推拖、拒绝履行义务等。

妨害民事诉讼

  三、妨害民事诉讼的具体处罚措施

  妨害民事诉讼的具体处罚措施如下:

  1.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2.人民法院对被拘留人采取拘留措施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确实无法按时通知或者通知不到的,应当记录在案。

  3.被罚款、拘留的人不服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找法网提醒,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5日内作出决定,并将复议结果通知下级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3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