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转让税费是多少

2022-05-21 19: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大家都知道缴税是生活中最正常不过的事,自然人之间的房产交易需要缴税,但还有很多人疑问公司转让房产是否需要缴税,公司转让房产的缴税与自然人买卖房产的缴税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今天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房屋转让税费是多少的相关知识。

  一、房屋转让税费是多少

  (一)买家需分担费用

  1、契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5% (商用用房,二次购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税率为3%)

  2、交易服务费: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3、交易印花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4、产权转移登记费: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买家为单位的80元)

  (二)卖家需分担费用

  1、交易服务费: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2、交易印花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3、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4、解困房: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5、商品房: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 3% × 未交土地出让金的建筑面积

  6、分摊费用:成交价/总面积×分摊面积×10%(10楼以下)成交价/总面积×分摊面积×20%(10楼以上)

  7、个人所得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房改房自用满五年,且是生活用房的免征)

  8、营业税及附加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5.5% (房产证或购买时契税完税证未满两年)

房屋转让税

  二、房屋抵押的贷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房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已购商品住房抵押,贷款银行为借款人提供一揽子资金服务,满足其购买住房、车位、大额耐用消费品、汽车和住房装修等多种需求的人民币贷款。新房贷款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二手房不超过20年;贷款额度是房屋评估值的7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年利率是5.94%。

  产权所有人以房契作为抵押,取得借款按期付息。房屋产权仍由产权所有者自行管理,债权人只按期取息,而无使用管理房屋的权利,待借款还清,产权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终结。如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则债权人有权依法处分抵押房屋,并在处分抵押房屋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

  提供抵押房屋的当事人称为房屋抵押人,接受抵押房屋的原债权人称为房屋抵押权人。房屋抵押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设定房屋抵押。

  三、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

  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是:

  (一)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房地产抵押权的实现首先应以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为前提。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是指当事人曾就特定的债权设定房地产抵押权,并且,此项房地产抵押权尚未因法定的原因而消灭。房地产抵押权若不存在,则不能实现抵押权。

  (二)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才能行使抵押权。清偿期为房地产抵押权人得依法向债务人请求债务履行的时期,应以登记的日期为准。清偿是指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全部得到清偿,若债权仅获部分清偿,抵押权人可行使抵押权而使未受偿部分的债权获得清偿。 3.对于债权的未受清偿抵押权人没有过失。中国立法对于抵押权与主债权的关系,严格遵循抵押权的附从性,故在债权的履行过程中发生瑕疵必然会影响抵押权的效力。若债权的不能履行,系房地产抵押权人的原因所致,则抵押权人不能以债权已经到期为由,实行房地产抵押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房屋转让税费是多少的法律知识。房地产转让主要包括下列方式:买卖、交换、赠与三种,不管哪种方式,都是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的。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228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