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2023-07-24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实施了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时,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的不利后果,生活中常见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有侵权,违约等。那么民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典》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58.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对第三人责任后,可以追偿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赔偿责任。

  典型的案例如:签订、履行合同失职产生的赔偿责任。

  (二)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罚款、拘留等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如果查明企业法人有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所列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给予罚款的处罚。

民事责任分为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

  (二)行为的违法性。

  指对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行为人只应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为构成民事责任要件的因果关系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

  (四)行为人的过错。

  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三、民事责任年龄是什么

  民事责任年龄是指行为人就自己的行为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根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态划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与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关以年龄分阶段承担责任的规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说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是根据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来确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来说十六周岁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达到初中毕业了,参加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了,但这种劳动或工作,其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否则,不能视其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第二种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称为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能力的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这是考虑到一些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认定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在不发病期间进行的民事活动是有效的。

  第三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称完全没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力人,这种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脑功能受损,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痴呆神志不清的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民事责任具体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236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