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哪个划算

2022-05-06 16: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们买房过程中大部分人会选择按揭贷款的方式,但是也有少数人会选择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虽然都是贷款但两者在具体流程和条件上都有差别。那么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哪个划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哪个划算

  (一)从还款压力来看

  抵押贷款的还款方式一般是5年的授信,每月归还利息,一年到了需要归还本金,银行会在额度范围内重新发放贷款。这种还款方式对于资金的要求是很高的,每年到了归还本金的时候你需要准备好本金,一次性还到银行,对于普通的家庭是很难拿出这么一笔钱。同时,每年一次的还款就会涉及到每年的一次放款,银行是无法保障每年的放款肯定能够顺利发放,万一银行的政策有所调整,无法实现放款,那么对于借款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房屋按揭贷款就不一样,只要在买房时发放贷款后,借款人只要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按时还款,那么银行就不会提前要求归还贷款,由于房屋按揭贷款的期限较长,使得借款人每月的还款压力小。

  (二)从贷款用途来看

  不同的贷款产品设计初衷就是有着相应的用途考虑。比如说抵押贷款,由于抵押贷款的期限较短,开发这个产品的时候就是为了企业经营而设计的,由于企业在经营中会产生一定的现金流,使得企业有能力在每年到期后归还贷款本金。企业的经营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因此抵押贷款的产品期限较短,也就是担心企业在未来几年的经营中出现不可预见的风险,影响了后续的还款。房屋按揭贷款产品本身的用途就是给购房者购房使用,房屋按揭贷款期限较长,使得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小,符合购房者的实际需求。

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

  二、房屋抵押银行贷款

  (一)借款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由我行签发的本外币定期储蓄存单(折)、1999年(含)以后各行代理发行的凭证式(含电子记帐式:目前电子记账式国债由于系统问题无法作质押贷款)国债、柜台记帐国债(目前柜台记账式国债由于系统问题无法作质押贷款)或记名式金融债券、银行间签有质押止付担保协议的本地其他商业银行签发的储蓄存单(折)。(目前我行尚未与任何一家本地其他商业银行签有质押止付担保协议,因此他行储蓄存单(折)暂不能在工行办理质押贷款)。

  (二)借款人的条件

  1、申请贷款时年满18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能够提供我行认可的质押物;

  4、在中国工商银行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和个人贷款综合账户;

  5、电子银行个人质押贷款的借款人还须为电子银行个人注册客户,并拥有电子银行个人客户证书。

  6、我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借款人应提交的资料

  1、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2、借款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由我行签发的本外币定期储蓄存单(折)、1999年(含)以后本行代理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或记名式金融债券;银行间签有质押止付担保协议的本地其他商业银行签发的储蓄存单(折);

  3、若以第三人有价单证质押的,须提供第三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及同意质押的书面授权书。

  4、电子银行申请个人质押贷款的借款人还须为电子银行个人注册客户,并拥有电子银行个人客户证书。

  三、房屋按揭贷款与房屋抵押贷款的区别

  (一)成本不同 主要是利率方面对于按揭贷款,按揭贷款又叫个人住房贷款,属于商业贷款。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利率都是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以前做买房按揭贷款利率还有折扣,由于现在政策紧,额度少,利率不降反升利率上浮。但是按揭的上浮低于抵押的上浮。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抵押关系中,若债务人即抵押人,则只有两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抵押权人和抵押人。而按揭关系中,最少应有三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按揭人(银行)、按揭人(买方)、第三人(原房屋所有人)。

  (三)先期条件不同 借款人要向银行申请房屋抵押贷款,是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抵押贷款用途可用以购房、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而按揭贷款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却只能用以购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哪个划算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可知,房屋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两者在贷款期限和用途方面差别明显。一个是五年而一个是长期,一个是经营性质的贷款而一个是购房贷款。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68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