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2023-07-22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根据相关内容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那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一)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

  (二)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开庭后判决书

  二、民事诉讼法院是否可以主动取证

  可以主动取证。

  《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三、民事诉讼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民事诉讼的原告是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民事诉讼的原告只要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就可以到当地援助机构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相关内容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以上是找法网编辑对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076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