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最新节假日规定

2022-07-28 0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争议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者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也享受到各自劳动保障,其中就有休假的权利。劳动者的假期包括法定假日、双休日和年假等。其中法定假期是很多人关心的,国家每年都会颁布当年的放假安排。那么最新的国家法定假日规定是什么?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国家最新节假日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国家最新节假日规定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7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节假日规定

  二、法定节假日规定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三、劳动法如何规定法定节假日

  用人单位在法定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若是安排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家最新节假日规定的相关内容,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劳动、端午、中秋、国庆。实际来讲法定节假日是不允许加班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对于假日的加班费上文也有提到,节假日加班的工资是日常的3倍以上。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152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争议法律师团,我在劳动争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