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没有劳务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2022-02-27 1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拖欠工资是在法院实践当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类案件,有的签订了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有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那么没有劳务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没有劳务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以到当地劳动局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③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没有劳务合同拖欠工资

  二、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用人单位在约定应发工资之日未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属于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三、无故拖欠工资的相关内容

  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依据原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克扣”劳动者的工资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①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②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第30条中对于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进行明确的阐述,对各种情况的惩罚也是非常明确的,拖欠工资或者无故克扣工资的行为触犯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员工可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力。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没有劳务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应收集好有关证据在必要时进行起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1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没有劳务合同
一、辞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措施有:  1、申请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仲裁应注意事项  1、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2、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四、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