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检察院辞职程序

2022-01-12 07: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务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务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今,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理想的事业,所以离职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但离职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检察院辞职程序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检察院辞职程序

  写出书面申请,呈报领导审批,领导同意后,按照辞职处理,由人事部门按照流程处理就好了,一般一个月时间就搞定了。

  《检察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辞职,是指检察官出于本人意愿,依照本规定辞去检察官职务并终止与检察机关全部职务关系。

  本规定所称辞退,是指检察机关依法解除检察官与检察机关之间的全部职务关系。

  第三条 检察官要求辞职,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依照法律的程序免除其职务。

  第四条 检察官的辞职、辞退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国家保障检察官的辞职权利和对辞退决定不服的申诉权。

 检察院辞职程序 

  二、劳动者辞职的流程是什么

  1、写辞职信

  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但措辞和语气一定不能过激,以免白纸黑字上留下对你不利的“案底”。

  2、和主管详谈

  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3、交接工作

  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而即使在接替你的人来了之后,你仍必须将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才能离开公司,以尽到自己的最后一份责任。

  4、人事手续

  决定离职之后,会有一系列人事手续要办,一般来说是由原单位开出退工单,并将你的档案转出。另外还有你的养老关系和房屋公积金等等也需要一并转移。假如你已经找到了新单位,那么只要将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单位即可,假如你是待业或者出国等等,那么就必须咨询有关部门后妥善处理,以免将来你需要用到这些关系的时候发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5、开离职证明

  按正常途径来,走的时候要开离职证明,有些公司招聘的时候要看你的离职证明的。

  6、储存工作档案

  在辞职前,你就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平日就做好业务知识管理。将每项业务的程序与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储存在档案或电脑里,这样离职时才可以移转出去。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接替者,对你也有好处。任何业务或经验,若不能够加以整理、记录,很难转化成个人财富。这种积累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更是在公司内持续升迁,或取得外界机会的必备条件。

  三、员工主动辞职可以得到补偿吗

  1、若是用人单位有过错,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在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刻辞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员工提出辞职,适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是没有补偿或赔偿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检察官要求辞职,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依照法律的程序免除其职务,而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这点大家要注意。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检察院辞职程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公务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00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务员法律师团,我在公务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