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产二次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2022-01-07 16: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房产抵押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在签订合同时候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而以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房屋作为到期不履行优先受偿的行为。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房屋抵押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房产二次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房产二次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一)借款人没有欠息行为,收入稳定且信用良好;

  (二)借款人有按期偿还借款本息的能力,并已按期偿还本息两年以上;

  (三)用于个人房屋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必须是现房;

  (四)已经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而且办理银行是房屋的抵押权人;

  (五)房屋已办理保险,且保险单正本由银行执管;

  (六)用于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应为市场发展较大的住房和商业用房,房产房龄不超过20年。

  (七)需要向之前申请贷款的银行,因为同一房产不能抵押给不同银行。

房产二次抵押贷款

  二、房产抵押贷款利息

  一般房产抵押贷款利息都为同期的利息上浮百分之10到30。而房产抵押贷款利息是分为两种的,一是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利息,二是企业房产抵押贷款利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大家不要混为一谈,要好好的区分开来。

  同样的房产抵押贷款利息,不同的是本质,所需要的资料也是不一样的。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利息是需要房产证,购买合同和发票,身份证,户口簿等。

  而另一种房产抵押贷款利息需要房产证,使用权和购房的合同,企业法人身份证明等。每家银行的利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可以多走几家,选择最实惠的,才是最好的。

  房产抵押贷款利息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也就有点不划算,在我们国家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是属于消费的房产抵押贷款利息,最主要是看你怎么用了,如果真的是急需用钱,那么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用这个方法了。而如果不是非常的紧急,那么可以选择其他的贷款方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觉得吃得消的来申请,因为它的种类还是比较多了,也给了我们很多的选择机会。

  不要因为贷款而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这就有点吃不消了。也是不值得的,所以希望大家都有这方面的意识。这个房产抵押贷款利息自己也是可以计算的,只是比较的麻烦,如果你不嫌麻烦,那么可以去算算。

  三、房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

  (一)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包括被迫违约和理性违约。被迫违约是指借款人的被动行为,支付能力理论认为导致被迫违约是因为支付能力不足。这说明借款人有还款的意愿,但无还款的能力。理性违约是指借款人主动违约,权益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借款人可仅通过比较其住房中特有的权益与抵押贷款债务的大小,作出违约与否的决策。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时,借款人可以转让房屋还清贷款,收回成本并能挣取一定的利润;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时,借款人为了转嫁损失,即使他有偿还能力,他也主动违约拒绝还款。

  (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资金短存长贷难于变现的风险,流动性是银行保证资产质量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如今流动性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的住房贷款主要来源于公积金和储蓄存款,银行吸纳的储蓄存款属于短期存款,一般只有三五年,而住房抵押贷款却属于长期贷款。这种短存长贷的行为使银行的流动性非常低,继而带来流动性风险。二是银行持有的资产债权不易变现,极易导致流动性风险。造成银行可能丧失在金融市场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增加机会成本带来的损失。

  (三)经济周期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是指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周而复始的波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相比其他产业,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周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经济扩张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增大,房屋的变现不成问题,银行与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乐观的预期,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数量也急剧增加。经济萧条时,失业率上升,居民的收入急剧下降,大量贷款无力偿还,即使已将房屋抵押给银行,也因为房地产业的疲软无法变现。这时抵押风险转变为银行的不良债权和损失,银行则面临大量的“呆坏账”,极易导致银行的信用危机甚至破产。

  (四)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的变动给银行资产价值带来的风险,它是由其业务短存长贷的资本结构所决定的,利率的波动无论是涨还是跌对银行都会带来损失。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在进行相关的借贷行为时,出借方是会要求其出具抵押物的,这是出借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受到保障,好了以上就是房产二次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95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