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精神二级残疾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022-04-09 12: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司法鉴定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司法鉴定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杀人偿命”是大众的主流观点,类似于杀人的行为从古至今都是确实是为道德所不容的,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是,公众对犯罪嫌疑人持有精神残疾证就能减轻刑罚或者免死这一观点议论纷纷。那么精神二级残疾有无民事行为能力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精神二级残疾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并且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会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应当付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罚。

  根据此条的规定,精神病人犯罪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完全的精神病人,这种病人也被认定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一种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对于此类人群需要区分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期间的精神状态是清醒的还是出于发病期间。

  二、伤残鉴定等级由谁赔偿

  交通事故伤害者可以要求肇事者赔偿,有保险,找保险赔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首先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由交强险承保的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限额内赔偿,超额部门,再由对方根据责任认定情况赔偿。保险公司及对方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护理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造成伤残的经伤残鉴定后根据残级确定赔偿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三、伤残等级谁来鉴定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

  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

  (一)如通过司法程序的,应当由法院组织双方抽取鉴定单位,再到鉴定单位去做。

  (二)对于诉讼前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由交警部门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再委托有伤残鉴定资质的法医中心进行伤残鉴定,鉴定机构单方不接受受害人自己的鉴定。

  (三)如果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伤残鉴定则在法院的主持下,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委托有鉴定资质的法医中心进行伤残鉴定。

  以上就是精神二级残疾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精神病人犯罪都需要经过专门的法医学进行鉴定。持有精神残疾证只能证明该犯罪嫌疑人具有精神病史,并不能证明其在犯罪过程中出于犯病状态。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司法鉴定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07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司法鉴定律师团,我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