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都是什么罪被判死刑

2021-12-16 13: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是指行刑人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终结犯人的生命,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囚犯通常在当地犯下严重罪行。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都是什么罪被判死刑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都是什么罪被判死刑

  判处死刑的罪要结合犯罪具体情节来看。 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的罪名共有68种,死刑,是严格控制的,他只适用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指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极其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即使是这样,如果不是必须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因此,要判处死刑的,在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法定情节上都有“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造成严重后果、致人重伤、死亡、损失特别严重”等规定。

  死刑不适用下列罪犯:1、未成年人;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死刑由中级人民法院判决。 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外,其他由高级人民法院或者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死亡案件,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下达死刑执行命令,由判决死刑的人民法院执行死刑。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从判决之日起计算,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计算。

都是什么罪被判死刑

  二、死刑是怎么执行的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还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三、死刑是枪决吗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方式有枪决、绞刑、斩刑、电刑、毒刑五种。其中枪决和绞刑是最流行的。这五种方式各有优劣:

  枪决:致死速度快,只要求执行人枪法准,执行部位集中头部或心脏,死刑犯被枪毙后,状况很惨且重要器官可能损坏。

  绞刑:致死时间较长些,但可保存尸体,尸体医用价值高,执行成本低。

  斩刑:致死速度快,但行刑残酷,死刑犯痛苦不堪,除了几个国家,其他国家都不使用。

  电刑:由于强电压冲击死刑犯,尸体往往烧坏,使之极其痛苦,成本和技术要求高,不过致死时间短。

  毒刑:毒刑分为瓦斯刑、毒气刑、注射刑三种。三种共同特点是死刑犯死亡较快,痛苦少。而瓦斯刑、毒气刑技术难度要较注射刑高,成本也较高,就三者而言注射刑被称为世界上致死最人道的方式。

  看完上面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清楚被判死刑要结合犯罪具体情节来看,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的罪名共有68种,死刑,是严格控制的,他只适用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都是什么罪被判死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321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