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例外

2021-12-16 0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仲裁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仲裁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后,一般都先会协商处理,协商解决不了的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的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便发生法律效力了,那么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例外?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例外

  关于诉讼主体的除外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据此条,劳动者一旦提起诉讼且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的,该仲裁裁决即失效。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裁决是先生效,而因劳动者的提起诉讼而失效。这显然与非一裁终局的仲裁案件中裁决因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导致裁决自始至终未生效有明显的不同。

   此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只有劳动者才有可能成为诉讼主体,而用人单位的诉讼主体资格受到了限制。

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

  二、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的情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裁局的情形包括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三、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1、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包括向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申诉、向对方发律师函等方式。例如职工对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不服,向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申诉,属于“有正当理由”。职工对于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重新答复不服而申请仲裁的,重新答复的时间应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即对方承诺在某一时间履行义务等,要搜集能够证明对方承诺的证据,例如可以通过录音取证。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通知》)。例如申诉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没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诉案件的时效起算时间。当事人撤诉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已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复函》)。

  6、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出具书面通知期间。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5条第四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期限应当自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例外的相关知识,关于劳动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也有很多种,所以在签订劳动仲裁协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仲裁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489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仲裁律师团,我在仲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