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在医疗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补偿

2021-11-18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员工如果生病了是可以依法享受医疗期的,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其部分权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作为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的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在医疗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补偿?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在医疗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补偿

  原则上医疗期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要求单位承担入职年限至今每年一个月及双倍经济赔偿,同时根据工伤等级要求其赔偿,如医药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涉及未签劳动合同、未支付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保的情况也可一并要求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医疗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补偿 

  二、医疗期结束后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指定是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其中,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及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职工发生工伤,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的,应由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所在地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三、职工医疗期怎么计算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4条规定,职工医疗期的计算如下:

  (一)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二)六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三)九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四)十二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五)十八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六)二十四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

  如:享受三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在医疗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补偿的内容,如果用人单位在在医疗期内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作为劳动者是可以依法进行索赔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38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