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如何判缓刑

2021-11-13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国对于违法犯罪的打击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任何有违法犯罪的行为都是要记录在案的,伴随一生的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对于诈骗罪是在符合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判处缓刑的,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诈骗如何判缓刑,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诈骗如何判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如果是诈骗的情况下,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判处缓刑的。

 诈骗如何判缓刑

  二、缓刑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因为过失犯罪的罪过小,主观恶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可以优先考虑。

 (二)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少年犯多受社会不良影响和诱惑走上犯罪,多是偶犯,且可塑性强,易于改造,应以教育为主。各国对于少年犯都有特殊的保护措施,我国台湾就规定,少年犯“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宣告者”,可以宣告缓刑,而成年犯则是“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宣告者”。

 (三)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比如相同条件下故意伤害要优先于故意杀人考虑,强制侮辱妇女要优先于强奸罪考虑等。

 (四)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五)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六)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三、缓刑适用标准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如果是诈骗的情况下,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判处缓刑的,此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诈骗如何判缓刑,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85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