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

2021-10-11 08: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知道,如果需要注册公司资本的花,很多是认缴出资的方式出资的,但是认缴制也是有一点期限的,那么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接下来由去找法网小编为您去整理的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

  1、延长认缴期限

  因为一般来说,公司的认缴期限是不允许超过公司的营业执照期限的,所以一般都在不会太长。而公司注册资金的认缴期限是由公司章程中注明的,因此企业如果营业期限到期了,可以由全体股东决议,全体股东同意后,就可以办理相关的修改该程序,进而延长企业认缴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注册资金的认缴期限的相关信息是需要向社会公众公示的,公司如果长期不实缴公司注册资本,也是会带来一些信誉降负的。

  2、进行实缴

  如果公司在资金足够的情况,也是可以考虑实缴公司的注册资金的,准备公司的注册资金实缴验资证明即可。

  3、股份转让

  如果公司其余股东都进行了公司注册资金的认缴,那么自身还没有进行公司的注册资金实缴,也是可以考虑通过将公司的股份转让,也就可以不用再进行实缴了。

  4、注册资金减资

  在公司的认缴期限到达的时候,企业没有多余的注册资金进行实缴,也是可以选择注册资金减资的方式来处理,由全体股东决议公司减资,然后提供相关的会议材料到相关的部门,然后实缴剩余部分的公司注册资金即可。

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

  二、关于注册资金认缴时间到期的后果是什么?

  按照公司法规定,如果企业认缴期限到达的时候,公司股东没要按照约定缴纳出资,那么就除了需要向规定中实缴出资,还需要向公司已经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公司所有的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认缴制注册资本在公司负债方面也会深受影响,假如公司注册资本是认缴制的,当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失败,面临破产,那么公司认缴制的注册资本就将会全部用来抵债上面。比如:你公司的注册资本认缴制为50万元,当公司经营不善将破产时赔本100万元,不过因为你的认缴制注册资本只有50万,那么只需将注册资本50万万赔偿给债权人就可以。然而如果你的注册资本认缴制时填了100万后,那么这100万元全部都需要赔给债权人。另外,企业的任何信息在网上都能够查询到,如果你在承诺的期限内注册资本资本没有实缴到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假如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需要承担刑事处罚责任。不仅如此,如果被工商局抽查到,如果发现企业只认不缴,那么也会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单中,如今被列入的黑名单已经全国联网,不管你走到哪,都能被查到,不仅给自己带来影响,也给企业的信誉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公司注册资金到期不认缴是有风险的,一定要注意及时认缴,缴足资金,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中第二百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三、公司认缴期限前可以注销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在认缴期限前是可以注销的,公司注销前会进行清算,如果股东没有如实履行出资责任的,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去整理的公司认缴出资到期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认缴出资时间到期时,你必须按照约定出资,否则对其他股东构成违约,同时侵害公司权利。这方面的知识有些难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45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