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标注册申请实行什么审查

2021-11-04 14: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是要依法进行审查的,以决定是否给予注册,商标审查是需要相应的时间的,那么你知道商标注册申请实行什么审查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商标注册申请实行什么审查

  (1) 形式审查,指对商标注册申请是否具备形式条件的审查。即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请注册商标的资格,申请文件是否齐备,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提交的商标图样数量、规格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缴纳了申请费用,委托的文件是否齐全等。形式审查通过,商标局即编定申请号,发给《受理通知书》。

  (2) 实质审查,指对商标注册申请是否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实质条件的审查。包括商标构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是属于法律禁止使用的标志,是否与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是否侵犯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等。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为商标注册申请内容需要说明或者修正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说明或修正。

商标注册申请实行

  二、商标注册申请续展的步骤

  (一)准备申请书件

  1、应提交的申请书件为:

  (1)《商标续展注册申请书》

  (2)申请人经盖章或者签字确认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3)委托代理的提交《代理委托书》,直接在商标注册大厅办理的提交经办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原件经比对后退还)

  (4)注册证复印件

  (5)申请文件为外文的,还应提供经翻译机构或代理机构签章确认的中文译本

  2、具体说明

  (1)按照申请书上的要求逐一填写,且必须是打字或者印刷。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在姓名后填写身份证件号码。

  (2)每一件商标应提交续展注册申请书1份。

  (3)直接来商标注册大厅办理的,应提交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的,应提交商标代理委托书。

  (4)申请续展的商标为共有商标的,应以代表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5)根据《商标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被异议的商标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自初审公告三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尚处在异议、异议复审、异议复审诉讼中的商标,已到商标续展期的,可以在有效期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将根据异议、异议复审或诉讼的最终结果决定是否核准续展,如商标最终被不予核准注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将对续展申请不予核准,申请费用可以办理退还。

  (二)提交申请书件

  1、直接办理的,在商标注册大厅的受理窗口提交申请。

  2、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的,由该商标代理机构将申请书件送达知识产权局。

  (三)缴纳续展规费

  每件续展注册申请需缴纳规费450元。如果是在宽展期内提交续展注册申请的,还需缴纳225元的延迟费。

  如果是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的,知识产权局从该商标代理机构的预付款中扣除规费。

  三、品牌商标注册流程及费用是怎样的

  (一)检索:

  1、国内申请人向本公司代理人员提供申请商标注册之图样待查新检索;

  2、填写表格交纳检索费用:

  3、检索(10天)结果不具法律效力(近3-6个月的新申请无法查出),经初步筛选申请人自行决定申请与否。

  (二)申请注册:

  申请注册商标时,需提供下列文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或单位提供),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时提供);

  2、申请商标图样一式10份(彩色11份)(长和宽应当不大于十厘米、不小于五厘米);小图样1份(约2×4厘米大小);

  3、与本公司签定委托合同,交纳申请注册费用(官费及代理费);

  4、在《商标代理委托书》上委托人一栏中盖章,不必填写;

  5、需要注册的商品或服务清单,须照抄商标国际分类表中的标准用语。

  商标注册官方费用是800元,提交到国家的费用就是800元,应该依法缴纳相应的费用。

  商标注册分为45类,申请人可以自己选择类别,比如说你做通信的企业,那么你就要选择通信类商标注册,这样才能准确申请自己的商标,要不然后期你在通信类商标注册不能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商标注册申请实行什么审查的法律知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商标注册申请实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部分审查。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17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