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抵押担保贷款多长时间

2021-12-03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担保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担保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很多人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不少人会选择买房的方式。房价上涨迅速的今天,房产也几乎是最有价值的固定资产,很多人在贷款的时候也会选择用房子来做为抵押。那么房屋抵押担保贷款多长时间?下面,找法网小编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房产抵押担保期限是多久

  我国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一规定表明,在登记部门登记的抵押期间对抵押权的存续并无法律效力,抵押权并不因抵押期间过期而消灭。如果债权行主债权到期未受清偿,无论登记的抵押期间是否过期,债权行都可行使抵押权,直至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内。

房屋抵押担保贷款

  二、房产抵押担保合同

  抵押权人: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抵押人:________大厦(以下简称乙方)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有限公司与________公司签订协议书一份,规定________有限公司将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用地退还给________公司,________公司愿补偿________万元人民币给________有限公司。乙方________大厦愿为________公司按协议规定的期限支付补偿款提供抵押担保并签订如下抵押协议:

  第一条抵押担保的债权

  乙方提供的房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为根据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甲方与________公司签订的协议书规定的大________公司应支付的________万元补偿款,其支付期限分别为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支付________万元;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支付________万元。

  第二条抵押物

  乙方愿提供座落于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的________大厦的房产作________公司履行义务的抵押担保,该房产面积________平方米,属框架结构,属乙方所有,其房产权证号为________;土地使用证号________。

  第三条双方同意抵押担保的范围与________公司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范围相同,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抵押权的费用。

  第四条抵押期间,乙方应妥善保管、使用抵押的房产。如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侵害抵押物行为并有权要求再提供担保。

  第五条本抵押协议签订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供抵押房产的房地产权证书和土地使用权证号,由甲方负责办理抵押物的评估并向有关登记相关办理抵押物登记,评估费和抵押物登记费用双方各半承担。

  第六条因本抵押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由抵押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送有关机关登记备案。

  甲方:________有限公司代表:________

  乙方:________大厦代表: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三、房屋抵押担保公司利息

  房屋抵押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有房屋抵押或着是按揭房产抵押,而这两种的贷款利率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自有房产抵押的利率会要比按揭房产抵押的利率要低,而且各地和各个银行之间的利率也会有所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是以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整的,上浮的比数一般都是在10%-50%之间,不会有高于50%,自2014年11月央行降息后,目前银行执行的基准利率为:贷款一年以下(含一年)利率为5.6%;一年至五年(含五年)利率为6.0%;五年以上为6.15%。在2015年,银行也会按照此基准利率执行。至于个人办理住房抵押贷款的实际利率,银行一般会根据借款人的综合资质、住房综合状况等来确定。

  房屋抵押贷款的利率也会考虑你个人的信用资质,如果你的资质比较好的话,贷款的利率不会在基准利率上有太大的上浮的,2015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利率多少,具体要根据你的个人资质,然后银行根据你的个人资质按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浮比例。

  综上所述,总结:房屋抵押担保贷款多长时间是遵循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根据最高法解释,无论在登记部门登记的抵押期间是否过期,债权行都可以行使其抵押权。不只是民间借贷,现在银行和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也很多会要求用房产作为抵押。

担保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514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担保法律师团,我在担保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