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

2021-10-11 1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律支持我们举报一些违法行为或者侵害行为,对于公正的举报,法律是非常支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恶意举报的行为,那么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呢?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

  如果公安机关查证后确认举报人是恶意举报,会对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其刑事责任。被举报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询问、调查,如果举报人的行为对被举报人造成了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

  二、恶意举报的处罚后果有哪些?

  对方不是据实举报,涉嫌诬告,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涉嫌犯罪,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对方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恶意投诉是指投诉人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颠倒是非,捏造事实,向有关部门反映不实的内容和不存在的问题。也指个别消费者提出非分要求,明显的无理取闹,行为,语言粗鲁,虽经合理而耐心的解释,但仍发生投诉。恶意举报,造成国家人财资源的浪费不说,给被陷害人造成名誉和精神上的创伤。更加严重的:如果处理举报的执法者是像丁麻子一样的法盲,还有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因为合法行为者被举报,与违法者被举报的心理感受绝然不同。

  诬陷诽谤罪的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素:捏造事实、主观故意。

  三、如何防范恶意举报?

  根据对恶意举报深层次的成因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恶意举报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层次的,在现阶段完全解决也是不现实的,但通过健全制度、改革现有执法检查方式、加大法制宣传等途径,恶意举报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建立奖惩结合的举报受理制度,明确举报人的权利义务。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举报人的举报行为加以规范:

  一方面明确举报者的权利,对举报属实,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例如发放荣誉证书、表扬信或是查处违法行为金额的1%-5%的奖金,奖金可以设置封顶金额。

  另一方面明确举报人的义务,要求其如实提供身份证明、实际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如实陈述举报情况或是简单的一些证据材料。

  当然,执法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建议通过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对恶意举报的行为明确处罚方式,例如对被诉单位造成损失的,被诉单位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向举报人索赔,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出庭作证;对利用恶意举报不正当竞争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对利用恶意举报要挟他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必须注意的是,对恶意举报的认定必须慎重,必须明确其主观故意,对于那些仅仅是道听途说急于立功或是出于善意但认识错误产生误解的群众,仍然应当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可一概处罚。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餐饮店有人恶意举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可以报警让警察进行调查的,毕竟这种情况属于严重恶意影响他人生产经营,是违法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74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