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存款怎么立遗嘱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继承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继承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遗嘱出现在遗嘱继承中,是当事人的自主意思表示,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内容都有效。遗嘱的形式有多种,比如自书遗嘱、录音遗嘱、公证遗嘱等,主要都是对自己遗产的分配。下面找法网小编对银行存款怎么立遗嘱的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银行存款怎么立遗嘱

  1、采取公证遗嘱的形式。虽然公证遗嘱中也规定必须有老人的签字,但我国的《遗嘱公证细则》第十八条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

  (1)遗嘱人不会签名或者签名有困难的,可以盖章方式代替在申请表、笔录和遗嘱上的签名;遗嘱人既不能签字又无印章的,应当以按手印方式代替签名或者盖章。

  (2)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公证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以按手印代替签名或者盖章的,公证人员应当提取遗嘱人全部的指纹存档。即,老人不会签名的,可以用按手印替代写字,但公证员应提取遗嘱人的全部指纹存档。

  2、采取录音遗嘱的形式。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用录音的形式制作的自己口述的遗嘱。为防止录音遗嘱被人篡改或录制假遗嘱弊端的发生,《民法典》规定:“以录音形式设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的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录音遗嘱制作完毕后,应当场将录音遗嘱封存,并由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录音遗嘱不需要遗嘱人签名,但这个有一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录音遗嘱在封存时也必须有遗嘱人的签字。不过《民法典》中关于录音遗嘱,在封存时没有要求遗嘱人签字的规定。

  3、在老人处于危急时也可采取口头遗嘱的形式。我国《民法典》对口头遗嘱的规定如下:“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在符合立口头遗嘱的前提下,所立的口头遗嘱不需要老人签字。

银行存款怎么立遗嘱

  二、自书遗嘱范文

  立遗嘱人:__________,男,____岁,__________省__________县人,住__________县__________小区__________号。我今年____岁,且患有心脏病,身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故特立此遗嘱,表明我对自己所有的财产在我去世之后的处理意愿。我和我的妻(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现共有以下财产:

  1、原籍__________省____县____小区有产权房2套3间2厅,1套一间一厅,共__________平方米;家具共有____件。

  2、有县银行定期存款一张,存有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为了在我死后,在财产分割 上不发生纠纷,现对我的妻(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财产加以明确,并对我自有的财产提出如下的处理意见。

  3、妻(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年____岁,丧失劳动力。我们结婚____年,她对我关怀备至。对我和她共有的财产应先行明确她所有的部分:一间一厅____平方,存款中的______________元归后妻(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财产在我死后按如下方式予以分割和继承:

  1、一套3间2厅__________平方由长子(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套3间2厅__________平方由长女(姓名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遗嘱一式四份,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分别由妻__________,子__________,女__________各执一份。

  立遗嘱人:__________(签名盖章)时间日期

  见证人:__________(签名盖章)时间日期

  综上所述,会写字的老人可以自己写遗嘱即自书遗嘱,不会写字的老人立遗嘱时可选择公证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口头遗嘱有前提条件限制)等形式立遗嘱,最好是公证遗嘱。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对银行存款怎么立遗嘱的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

继承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0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继承法律师团,我在继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