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继承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继承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亲人长辈的离世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在家庭中,如果房产属于离世的人,则要按照相关规定继承给其他亲属继续使用。房产在财产中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因此成为了继承人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的最主要问题,有的觉得就应该自己来继承,有的人则不服,今天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房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的相关内容。

  一、房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1、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生前留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

  2、法定继承有法定顺序,根据《继承法》,房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在实践中又有一些不同: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房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二、房产继承公证的办理步骤

  1、2018年7月5日,司法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这意味着伴随房屋遗产继承事项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

  2、如公证应提交:

  (1)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证书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其他身份证明;

  (3)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

  (4)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

  (5)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如系第二顺序法定继承,则还应提供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6)法定继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该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7)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除亲自到公证机构为意思表示之外,需提交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等。

  三、房产继承纠纷如何解决

  房产遗产继承法律规定是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它是房地产转让中的一种方式。但这种转让方式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行为,而不是直接反映商品的关系。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继承关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正常情况下,法定继承是依照法律的规定,由继承人按继承顺序、继承份额进行继承。《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继子女、同居者等继承问题,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继子女与养子女具有相同的房产继承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第十九条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

  2、同居多年也享有配偶身份的继承权

  1994年后法律对以夫妻名义同居就有夫妻身份予以了否定。《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死亡一方尽了较多义务的可以适当分得遗产,其享有的不是合法继承人的继承权,而是继承人以外的人,因互助产生的权利。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遗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房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的相关内容。被继承人如果死亡,是遵从遗嘱为先的法则来的,如果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则是按照法定来,规定了先是第一继承人后是第二继承人继承,同时又可以根据实践中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生活条件困难的予以照顾,尽到抚养义务的多少也可以作为分配时的根据。

继承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07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继承法律师团,我在继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