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手机上贷款有哪些风险

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手机贷款虽然简单,但是可能存在骗取个人身份信息、骗取钱财等风险,还有些贷款软件在放款前会扣除一系列的手续费,导致实际到手的借款很少,而且利息高,存在高利贷的风险。更多关于手机上贷款有哪些风险,请继续阅读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手机上贷款有哪些风险

  网上发布的所有只凭身份证就可以贷款或者办理信用卡的信息都是低级骗局,无论公司是否注册备案,都不要相信,骗子先骗你签订传真合同,并按捺手印,然后会一步步骗取你先支付首月利息、履约费、保证金、保险费、担保费、放款费、公证费、征信费、抵押金、开卡费等等,还会以你银行流水不足、查验你的还款能力或者是验资为名,要求你将自己账户上所有的资金打至骗子的账户,如果你不按骗子的要求交纳费用,骗子会以你已经和他们签了合同为名,威胁要起诉你违约,并威胁你赔偿巨额违约金,这实为低级的诈骗手段和典型诈骗!

手机上贷款有哪些风险

  二、骗局特点

  1、公司名头比较大,所谓的“诚信集团”“xx贷款集团”“xx贷款集团公司”等,这类公司根本不可能存在,工商部门也不可能允许此类公司名称注册。

  2、有的会假冒银行或知名公司的名义,但是均没有办公地址,也无法提供真实的公司营业执照和个人身份证。

  3、广告信息中一般只提供手机号及联系人,通过手机号码查询可看出发布者集中位于国内少数几个省份。

  4、放贷条件容易,不需抵押也不需查看收入情况,基本上是一个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5、当求贷者动心后,骗子们会利用各种理由要求先收取费用,比如“利息、律师费、核实费、保险费、手续费、保证金”等等。

  6、当求贷者先付费后,发现骗子的手机再也拨打不通,甚至某些求贷者不知道对方的公司、个人姓名,身份证,甚至连对方身处何地都不知道就已经上当受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如果大家需要进行借贷的,建议到银行或者有资质的借贷公司进行借贷,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发布的仅凭身份证就可以办理贷款或者办理信用卡的信息。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手机上贷款有哪些风险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37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