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打欠条”用同音字签名的还有法律效力吗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仲裁委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写欠条的情况,首先尽量要让对方亲笔书写,同时一定要查验对方的有效身份证件,留意姓名和证件号码,还可以让对方签字的同时加按手印。一旦发现欠条签名与真实姓名不一致,应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才能确保将来能顺利维护自身权益。

  现实当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条款当中签署的名字和本人身份证中的姓名有出入,出现很多同音不同字的签名。纵观这些签名,或是有心或是无意,然这些以“假名”签署的条款最终还有没有法律效力?

  【实际案例】

  “借款十万元,于2014年9月30日还,到期不还则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本人地址为……。”近日,市民李先生手中这张落款是“王小明”的欠条成了他的烦心事。今年初,李先生借给朋友10万元钱,当时对方写下欠条并承诺一定及时归还。借款期到后,李先生打算拿着欠条去找对方还钱,才发现对方的名字应该是“王晓明”,可是欠条的签名却把“晓”写成了“小”。心有不安的李先生来到仲裁委员会咨询,借钱签名用同音字,那这钱能要到吗?

  【法律解析】

  仲裁委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打欠条”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普遍,然而,手中握有欠条并不一定能追回欠款,欠条若有瑕疵,权利也将难以实现。像李先生这种情况就是欠条的签名与身份证的姓名不一致。显然同音字不能证明欠钱者和欠条落款者就是同一个人。与此类似的情形还有签别名的,特别是熟人之间,经常称呼的名字不是“大名”,而是“小名”或别名,所以习惯于签常用的名字。当发生纠纷时,这样的欠条就存在无法证明欠钱者身份的风险,当然借款可能会打水漂。

  最终,李先生在仲裁委的帮助下,联系王某重新签订了一份还款承诺书,仲裁委也同时以裁决的形式确认了王某的还款义务,为这笔借款“上了保险”。

  仲裁委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写欠条的情况,首先尽量要让对方亲笔书写,同时一定要查验对方的有效身份证件,留意姓名和证件号码,还可以让对方签字的同时加按手印。一旦发现欠条签名与真实姓名不一致,应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才能确保将来能顺利维护自身权益。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667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