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近年来,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展中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客观的面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为商业银行的...

  近年来,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展中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客观的面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信用风险

  所谓的信用风险是指向银行借款的人在购房以后,由于自身支付能力下降或者是突然发生一些事情,从而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无法向银行偿还还本付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定的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主要存在的信用风险有被迫违约风险、恶意违约风险及理性违约风险。这些信用风险的存在给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因为我国居民收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且向银行还贷的时间基本上都长达10-30年,在此期间个人资金状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贷款支付能力下降或者还贷信用缺乏等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2、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一定的投资意识,他们不在倾向于将其存储于商业银行中,而是将资金积极投入到市场投资中,这样会使得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加大,银行本身的固定资金相对减少,影响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形成一种“短存长贷”的局面。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易变现,若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是存款人要提取大量存款时,那么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等状况。

  3、抵押物品处置风险

  贷款抵押物品属于商业银行的第二还款源,贷款抵押物主要存在产权风险、价格风险及变现风险。若商业银行不对这次风险进行防范,那么极易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当贷款人拿抵押物进行贷款抵押时,商业银行要对贷款人所抵押的物品进行严格审查,以此来降低抵押物品存在的风险,为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合理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4、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风险

  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若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操作失误或者管理制度不严,那么极有可能或给银行贷款带来一定的损失。商业银行属于个人住房贷款的当事人,需要对个人贷款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不然易形成资产损失,损害商业银行内部利益。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640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