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资产的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不良资产主要分为信贷不良资产和非信贷不良资产两类,其中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对公信贷不良资产、零售信贷不良资产;非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待处...

  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资产的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不良资产主要分为信贷不良资产和非信贷不良资产两类,其中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对公信贷不良资产、零售信贷不良资产;非信贷不良资产主要为待处理抵债资产、非业务性挂账、拆借(拆出)资金、股权投资等。目前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为信贷不良资产,根据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五级分类法”,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即为信贷不良资产,也称“不良贷款”。

  1.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无对应资产保障。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虽然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但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投入。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而《预算法》又禁止地方财政负债。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陆家嘴论坛上公开表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末,贷款余额已达到9.5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14%。融资平台贷款因为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无对应资产保障等问题,已成为银行新的风险隐患。

  2.金融监管不完备。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存在不完备的情况。虽然《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其中部分监管内容简单化和原则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且部分法律法规的执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3.影子银行迅速扩大。2012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对中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提出了警示。中国影子银行既包括银行业中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又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银行储蓄资金对接投资业务,还包括民间金融。截至2013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9.08万亿元,信托公司资产规模9.45万亿元,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为1.11万亿元和 1.23万亿元。大量的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4.经济周期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直接影响信贷投放总量、信贷行业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在经济高涨期,企业业绩大幅提升,周期性行业在信贷资源配置中比例较高,中小企业违约概率较低,而贷款利率高于大型企业,银行也乐于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上升。同时银行对企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倾向于发放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而一旦进入经济下行期,周期性行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更大,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经营下滑,不能按照项目评估时产生预期现金流的可能性加大,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丁玉岚等,2009)。近几年大量出现的钢贸企业不良贷款即符合上述特征。

  5.企业自身经营不良。特别是民营企业,大部分采用粗放管理方式,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不注重科技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落后,仅片面追求利润,产品质量低劣,无持续经营的基础。部分企业还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投资盲目、资金浪费严重,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银行贷款出现风险。部分企业因为融资难等原因,从民间借贷市场以高息融入资金解燃眉之急,使企业原来紧张的资金链变得更加脆弱。而民间融资利率不断上涨,使大批中小企业纷纷陷入高利贷危机,继而引发银行贷款资金风险,而大量产业的空心化,更加速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

  6.征信系统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包括企业及企业主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缺乏权威的征信系统,迫使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信用状况,既增加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又增加了银行业的信贷风险。部分企业法人信用观念淡薄,利用不法手段大量逃废债,更加剧了银行资产的恶化程度。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74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