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吗

2020-09-11 14: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患者救治的过程中,若是医院没有跟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沟通到位的话会很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当发生医疗纠纷后就需要医院及时积极的去解决,不然会将矛盾激化。那么医疗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的内容。

  一、医疗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吗

  1、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共同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后者主持调解达成协议。

  这种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目前,调解委员会对调解医疗纠纷争议肯定缺乏经验,需大胆实践。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它不但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调解,也可以主动介入调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协议符合合同的订立原则,协议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将予以确认。

医疗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吗

  2、律师参与或见证的医疗纠纷协议。

  这种办法是指在一方或者双方的律师参与的情况下,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其好处是能够制作较为规范的协议书,欠缺的是律师见证行为,不能使协议书具有很强的效力。

  不管采取哪一种协商解决的办法,签订合法有效的协议是必不可少的。

  二、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好处

  1、缓解医患矛盾:一起医疗纠纷如果久拖不决,往往会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只有在发生纠纷以后,尽快解决纠纷,才能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有些患者在久拖不决后甚至采取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手段。当然,这种协商也不是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发生医患纠纷后,应当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专家进行研讨,对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过失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确定是否同意与患方进行协商。

  2、减少讼累:对医疗机构来讲,一旦进入诉讼,聘请律师,申请鉴定等等,准备答辩等等会使医疗机构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3、减少负面影响:有些案件因没有及时解决,患方往往会求助于媒体,媒体的渲染报道,必然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法律咨询:

  网友:医疗纠纷处理途径有哪几种?

  律师: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疗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吗的相关内容。若是属于医院的责任的医院应该及时的向患者及其家属道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若是双方无法协商的,可以向有关部门反应,进行第三方的协调沟通。若您还有其余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365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