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意外死亡申请尸检程序

2019-01-24 10: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实践中,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任何人都没办法扭转自然规律。如果自然人意外死亡后其近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要求对其进行尸检的应当按照程序进行申请,那么意外死亡申请尸检程序是怎样的呢?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意外死亡申请尸检程序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法医尸体检验作为侦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各种死亡案件的查处及刑事诉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对此进行程序规范的相关法规,致使尸检过程中出现各种争议时,办案单位无法可依,难以处理。制定一部具有法律效力、可操作性强的《尸体检验管理办法》对尸检活动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规范,很有必要。这既是规范执法活动保障办案的需要,同时更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意外死亡申请尸检程序

  二、尸检常识有哪些

  人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后会全身僵直。之后的30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

  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于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

  死前剧烈运动后,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自杀是枪抵着脑袋开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溺死:空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着,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aoh)中毒致死;若毒在胶囊中。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征。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吃了氰化钾可能会引起窒息死亡(氰化钾有苦杏仁味)。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表面看起来是咬断舌头“自杀”的死状,有时是因为吸入毒气或吞入毒物引起痉挛造成的。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围气体中含超过20%的二氧化碳,那么吸入后会剧烈痉挛,几秒钟便会咬舌而死且身体冰凉。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特定空间的下面。

  如果人的内脏被弄破,会有一种特殊的内脏气息。

  将尸体埋在土中,让身体不能接触空气,尸体腐烂的速度会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会更慢。

  用钝器打击人的头部甚至会造成锉裂伤。通常第一击不会有血溅出,但伤口周围会有伤痕,第二击在同一地方,血才会喷出。

  上下唇粘膜出血,颈部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皮上有片状出血,眼结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颈过程。

  死者若被人扼住颈后用钝器打击头部会造成-内严重损伤,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食用亚硝酸钠一定量时,也会至人于死。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进入骨髓。

  三、意外死亡险保险公司要求尸检,但家属不同意尸检怎么办

  1、保险公司要求进行尸检原因有两点,一是此类赔偿金额较大,保险公司必须高度谨慎处理;二是一旦受益人不愿尸检,保险公司就有了拒赔理由。

  2、根据保险法第22条,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以其所能提供、确认的为限。

  3、如果保险公司面对合理维权,仍然拒绝赔偿,死者家属可以去法院起诉保险公司。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意外死亡申请尸检程序的相关内容。综上,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872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