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120急救车40分钟后赶来已无力回天 家属质疑120急救车姗姗来迟

2012-12-26 15: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120急救车40分钟后赶来已无力回天家属质疑120急救车姗姗来迟急救中心无奈解释:急救车太少,交通太堵塞重阳敬老节就要来临,昨日,原本是想把长住在楚雄的老父亲接到昆明与儿女们好好聚聚的马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父亲刚下火车却忽然倒地再也没能站起来。身为医生

  120急救车40分钟后赶来已无力回天 家属质疑120急救车姗姗来迟

  急救中心无奈解释:急救车太少,交通太堵塞

  重阳敬老节就要来临,昨日,原本是想把长住在楚雄的老父亲接到昆明与儿女们好好聚聚的马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父亲刚下火车却忽然倒地再也没能站起来。身为医生,曾经挽救过无数危重病人的马女士虽竭尽所能,却最终还是无力回天。让她和围观市民难以接受的是,打120急救电话40分钟后,120急救车才姗姗来迟。马女士说,时间就是生命,急救车如果来得更快一点,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

  老父倒地民警急打120

  昨日中午12时30分许,记者接报后赶到了位于昆明火车站出站口的现场。刚刚遭受丧父之痛的马女士喃喃自语:“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接他上来。”据了解,马女士的父亲,今年78岁,之前除了血压有点高外身体一直不错,生活有规律,无不良嗜好,而且长期坚持锻炼身体。老伯住在楚雄,儿孙大都在昆明。这次是女儿专程把他从楚雄接到昆明来过敬老节的。谁也没有想到,刚下火车就出了意外。

  据马女士介绍,她和父亲两人是昨天上午坐火车从楚雄到达昆明站的。不知是旅途疲惫还是下车时的人流拥挤,马老伯在走到出站口时,没有任何征兆就忽然倒地不起。马女士当即对父亲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大声呼喊身边的人帮忙打120。马女士知道,这个时候,时间对于父亲的生命极为重要。而由于缺乏氧气机等医疗器材,当了多年医生、曾经挽救过无数生命的马女士此刻面对垂危的父亲,也无能为力。

  急救车40分钟后赶来

  时间十分紧迫,围观群众和站前值班民警纷纷掏出手机打120,就连维持秩序时也不断地给120急救中心打电话。据值班民警说,120急救中心当时的答复是,目前无车可以派,正在紧张调度中。他随后又与离此最近的铁路医院联系,答复也是没有车。“从铁路医院到这里,走路也只需要20分钟!”事后,这位民警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而据一名市民介绍,他曾给云南博爱医院打电话希望得到帮助,而医院却答复说他们不出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据马女士说,当人们期盼中的120急救车终于出现时,老人事发已经将近40分钟了。经检查,这时的马老伯已经离开了人世。

  对于120急救车的姗姗来迟,死者家属以及周围的围观群众都感到难以接受。医生出身的马女士更是认为,如果120急救车能够及时赶到,就不会耽误最佳抢救时间,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

  急救中心解释苦衷

  记者从省急救中心调度室了解到,电脑显示,当天关于马老伯的报急电话是11时47分打进的,根据GPS系统显示,当时所有的急救车都在出诊中。凭经验,调度员感觉到马老伯这边的情况十分紧急,于是全力以赴调度急救车辆。为此,他们甚至推迟了好几个出诊。经过紧张的调整,当时位于昆医附二院的唯一一辆可调的急救车于12时04分出发,赶往现场。这时候,调度室马上又将另一辆刚把病人送到昆医附一院、还没办好交接手续的急救车派出,正是后来的这辆急救车,于12时12分到达了现场。

  120急救车的“迟到”,引起了家属及围观市民的不满。调度室也为此招来一片骂声。一位调度室值班人员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其实我们已经尽力了,家属的心情我们理解,可我们的委屈谁又了解?”

  据急救中心办公室的李女士介绍,目前,急救中心总共就有8辆急救车,而平均每天要接诊100多个病人,平均每辆车每班次要出诊10多趟,工作量可想而知。从11月1日起,急救中心尽管将增加一辆急救车,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但目前昆明是交通状况是众所周知的,急救中心更是无力解决。“家属们都恨不得一放下电话,急救车就能出现在面前,我们也真的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但目前,我们更希望能够得到病人家属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84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