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招标投标律师

阳江
招标投标
甄选排序
阳江-冯慧敏律师
好评22 已帮助316
擅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建筑工程
态度好 从业8年
支持在线咨询
阳江-徐启航律师
好评7 已帮助244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建筑工程
从业10年
支持在线咨询
阳江-陈志飞律师
好评18 已帮助589
擅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建筑工程
解答快 从业12年
支持在线咨询
没有更多数据了
阳江律师咨询
阳江律师问答
串通投标罪违法所得如何认定
串通投标罪立案标准主要有以下规定: 1、串通投标的行为违法所得超过10万元或中标项目金额超过200万元的; 2、致使国家、集体或他人遭受5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 3、使用威胁、欺骗或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4、因串通投标在两年内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再犯的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六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四)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联合多家商户垄断抬高商品价格算不算垄断
价格垄断是垄断厂商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即在一个行业内,某些企业所占份额很大,既可决定产量又可操纵产品价格),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的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确定的3个共同执法部门是:商务部的反垄断局、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督检查司、国家工商总局的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执法局。 根据反垄断法和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商务部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发展改革委负责依法查处价格垄断行为,工商总局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其中价格垄断行为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三十八条 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举报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
是否可以由个人在地税局申请开具工程劳务发票
个人可凭个人身份证、支付单位证明(项目、金额、单位公章)可以到地税局去申请开具劳务发票并缴纳8%左右的税收。劳务发票指服务业统一发票务应税项目写明的是提供劳动。
出口贸易合同条款主要有哪些?
出口贸易合同的条款: 1、标的物条款,也称商品条款; 2、价格条款; 3、保留所有权条款; 4、装运和保险条款; 5、支付条款; 6、商检条款; 7、负责条款; 8、索赔与争议的解决。国际贸易合同在国内又被称外贸合同或进出口贸易合同,即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就商品买卖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国际贸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管辖,是对签约各方都具有同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是解决贸易纠纷,进行调节、仲裁、与诉讼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山东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怎么样找证据,规定如何
一、加工承揽合同纠纷证据有哪些 1、加工承揽合同纠纷证据有: (1)加工承揽合同、协议、定作物和支付价款的凭证; (2)双方当事人沟通记录、证人证言、录音录像,以及其他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二、承揽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有哪些 承揽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有: 1、了解相关起诉的法律知识; 2、到享有合同纠纷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3、立案后,法院的内勤将案件分到具体的承办法官; 4、准备证据并注意法院的证据规则的规定; 5、法院确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 6、开庭审理; 7、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服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8、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9、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