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手机销售存在四大骗术

2019-08-22 08: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骗术一:虚假广告做虚假广告、在广告中打出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的做法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某些喜欢在广告上做文字游戏的经销商惯用的手法是:报纸上登的是裸机价格。而且“裸机”都裸得厉害,有些甚至连原厂配置的单电单充都被取下了,或者将原装的电池、

骗术一:虚假广告
做虚假广告、在广告中打出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的做法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某些喜欢在广告上做文字游戏的经销商惯用的手法是:报纸上登的是裸机价格。而且“裸机”都裸得厉害,有些甚至连原厂配置的单电单充都被取下了,或者将原装的电池、充电器换成国产的;或者附加条件,比如要另配电池、充电器,要入网,要加收选号费等等。
骗术二:调包
调包即销售商从零售商、批发商那里把手机拿来以后,把好的手机拿出来,把一个经过翻改的手机搁进包装盒里去;或把好的拿出来,把走私的放进去。据消协的人士说,调包现象严重到有的一级批发商进行集体调包。二级、三级批发商又调一次包,到零售商那儿又调一次包,到老百姓手里不知道调了多少次包了。
骗术三:水货
水货手机是指由境外没有经过海关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逃税。又或者该产品曾经过不正当改装而不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入关。该产品基本没有国内厂商的保修许可,所以购买水货是非常不安全的。据一位消协人士介绍,许多水货手机自身部件质量不过关,自动关机是最常见的问题,不予维修也是其投诉的焦点。
骗术四:假电池
质检部门几次抽查市面上的手机电池,尽管抽查的基数很少,却有百分之五十的手机电池不合格,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能用。据介绍,手机电池的工艺比较简单。三五个作坊一年就能生产五万多块电池。一部手机的销售利润只有20至30元,而一块原装电池的利润却在上百元左右。所以消费者选购手机电池时最好到信誉好的专卖店或大型商场购买。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67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