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国夏粮丰收具世界意义巨灾影响不大

2019-09-05 0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河南省社旗县下洼乡山口村,收割机在收割小麦。宋同杰摄中国夏粮丰收具重大世界意义巨灾对粮食总产影响不大夏粮连续5年丰收成定局目前,国内外对遭受严重灾害后的农业粮食形势表示关心和忧心。就今年夏粮收成及目前中国粮食基本态势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


河南省社旗县下洼乡山口村,收割机在收割小麦。宋同杰摄


  中国夏粮丰收具重大世界意义

  巨灾对粮食总产影响不大 夏粮连续5年丰收成定局

  目前,国内外对遭受严重灾害后的农业粮食形势表示关心和忧心。就今年夏粮收成及目前中国粮食基本态势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

  夏粮明显呈现“三增三高”

  问:从今年年初到6月,中国接二连三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今年全国夏粮收成怎样?

  丁声俊:今年中国农业粮食确实多灾多难。但权威数据表明,全国夏粮连续第5年丰收已成定局,夏粮总产量超过1200亿公斤,同比增产25亿公斤。油菜收获已经完成,总产量达到1185万吨,同比增产40多万吨,扭转了油菜籽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

  从全国夏粮收获的全面情况看,明显呈现“三增三高”的特点。所谓“三增”是,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和总产量增加。所谓“三高”是,小麦质量提高,收购价格提高和小麦种植成本提高。本年度全国冬小麦种植总面积比上年度增加了90万亩,达到3.23亿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占65%左右。

  四川夏粮增产0.9亿公斤

  问:几个遭受严重灾害省、区的农业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丁声俊: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数据,至今严重灾害对全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对粮食供求平衡影响也相当有限。

  先看受特大地震灾害袭击的农业大省四川省,该省粮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为6.1%。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从“天府之国”也传来了丰收捷报。据估算,四川灾区夏粮只减产0.25亿公斤,但其他地区夏粮单产提高,全省统算夏粮总产量增产0.9亿公斤。目前四川1450万亩春玉米长势喜人,有望增产1亿公斤。

  再看受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的南方省、区。产粮大省湖南省,截至7月上旬,全省早稻丰收在望。另一个产粮大省江西省,早稻总面积达到2181.45万亩,同比扩大105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近77.4亿公斤。虽有部分水稻田被冲淹,但减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不会很高。广东全省受灾水稻面积225万亩,减产约1.7亿公斤,占140亿公斤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仅为1.2%。总体看,南方稻谷产区虽然灾害严重,但粮食减产数量不是很大。

  2008年多种特大自然灾害,未改变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安全有保障的基本态势。目前全国粮食储备依然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粮食供给依然是有保障的。

  四大因素促成夏粮丰收

  问:请您谈谈中国大灾之年夺取丰收的原因。

  丁声俊:中国战胜大灾夺取夏粮“五连增”不是偶然的,概括起来具有“四大因素”:

  一是,以人为本,保护和调动起强大的生产力。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为灾民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另外,今年对南方水情预测较早,相关省、区也较早加强了防范,所以大大减轻了稻田直接“水浸”的损害。二是,政策扶持,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国务院进一步增加了对农业粮食生产的补贴,及时出台了10项扶持农业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三是,科技支撑,有效提高了夏粮单产量和优质率。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集成创新,成为夺取夏粮丰收的强大动力。另外,全国每年改造中低产田促使粮食增产30多亿公斤。四是,机械化显威力,有力助推夏粮丰收。

  对稳定世界粮价作用积极

  问:中国夏粮丰收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有哪些影响?

  丁声俊:就国内而言,夏粮中小麦占绝大部分,是民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因而夏粮丰收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粮价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全国夏粮“五连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对粮食“两丰一平一减”周期具有突破意义。[page]

  就国际范围而论,中国夏粮丰收具有重大世界意义:一是,提高了2008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对增加粮食供应和稳定世界粮价具有积极影响作用。二是,中国大灾之年夺取粮食丰收的做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样板。三是,中国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粮食问题,不仅没有给世界粮食带来拖累,反而大大减轻了世界粮食供应的压力。中国夏粮丰收,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世界粮食安全的稳定因素。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94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