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买粽子别挑叶太绿的

2019-09-11 08: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消费者可通过看外观、闻味道、辨煮水的方法来识别临近端午,又到了粽子热销的季节。但最近不断有媒体报道,市面上颜色鲜绿的粽子多是由工业硫酸铜和氯化铜浸泡过的“返青粽叶”包制,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近日也发布了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


消费者可通过看外观、闻味道、辨煮水的方法来识别

临近端午,又到了粽子热销的季节。但最近不断有媒体报道,市面上颜色鲜绿的粽子多是由工业硫酸铜和氯化铜浸泡过的“返青粽叶”包制,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近日也发布了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选购粽子警惕“返青粽叶”。

4月初,湖北一位长期做粽子生意的业内人士透露,粽叶的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的7—10月份。受地域、保存、运输等环节影响,在第二年的端午节前后,颜色肯定会发生变化,加上粽子在销售前要经过高温蒸煮,粽叶绝不可能保持鲜绿色。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速冻粽子、真空粽子、熟制粽子等,都极少采用新鲜粽叶。

然而,一些粽子供货商为了保证粽子的“卖相”,会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硫酸铜、氯化铜等工业原料,让已失去原色泽的粽叶重新变绿(其实,这是铜元素附着在粽叶上造成的现象),这种粽叶通常被称为“返青粽叶”。

国家轻工食品检测中心郑州站站长、河南省食品科研所所长沈祥坤表示,该站对消费者提交的部分速冻粽子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铜的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约30至50倍。他说,“返青粽叶”的危害主要发生在高温蒸煮过程中,其中的铜、砷、汞等重金属元素会游离到粽子里面。如果长期或大量食用,会引起铜中毒,甚至导致肾脏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为此,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主管医师马朝晖提醒消费者,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色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此外,最好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密封生产、定型包装的粽子。

陕西省消费者协会也向大家提供了“一看一闻一辨”的识别方法。

1.看外观。“返青粽叶”具有均匀的青绿色,看上去很漂亮;而原色粽叶颜色发暗发黄。

2.闻味道。用“返青粽叶”包制的粽子,煮熟后粽香味不足,有的还会有淡淡的硫磺味。

3.辨煮水。“返青粽叶”由于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相对稳定,加热后,煮水会呈现淡淡的绿色,如果绿色较明显,说明化学原料含量很高;而原色粽叶包制的粽子煮水会呈现淡黄色。(记者 田野)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82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