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诱导“年轻卡奴”,必将自食其果

2019-10-19 1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上海银监局近期接到大量针对信用卡的投诉,部分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就在银行诱导下成卡奴。上海银监局由此要求银行谨慎发卡,有效监控。(11月13日《东方早报》)确实,现在

  上海银监局近期接到大量针对信用卡的投诉,部分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就在银行诱导下成卡奴。上海银监局由此要求银行谨慎发卡,有效监控。(11月13日《东方早报》)

  确实,现在信用卡滥发成风,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已成了银行互相拼抢的一块肥肉,每到新学期开学时,各家银行就争相前往“洗楼”,此前曾有报道,某银行竟然向学生推出6张卡的套餐,某银行内部规定每人每月要完成10张校园信用卡的指标。实际上,现在年轻人手上有两三家银行的信用卡,已是常见现象。

  只要透支额度与本人还款能力相符,向年轻人积极营销信用卡当然并非不可。然而,如此争夺“市场份额”,必然要降低门槛、放松授信审核。个别银行还有意无意地忽视持卡人在他行已出现的还款困难情况仍向其发卡或提高其信用卡额度。

  而同时,如上海银监局的调查显示,为追求发卡量,银行往往“报喜不报忧”,营销中只讲好处,不介绍信用卡的相关风险。持卡人多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自制力较弱,在银行的诱导下办理了多家银行信用卡,往往过度消费,部分持卡人甚至以办新卡方式偿还他行信用卡欠款,最终形成高额信用卡欠款,从此背负沉重的卡奴包袱。

  其实,上海银监局敲响警钟之时,已有美国信用卡机构正品尝信用卡欠款苦果的前车之鉴。此次美国金融风暴的始作佣者就是向还款能力不佳的人过度透支,显然,卡奴的风险最终要落到银行头上。那些诱导年轻人成为卡奴的银行,实在应该警醒,否则,早晚也将自食其果。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53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