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购病毒集团黑色产业链揭秘

2019-10-20 0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的火爆吸引来众多黑客贪婪的目光,他们的欺诈目标正在指向每个可能上网购物的网民。据有关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有过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的火爆吸引来众多黑客贪婪的目光,他们的欺诈目标正在指向每个可能上网购物的网民。

  据有关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用户接近2亿人。巨大的现金流以及庞大的交易人群让“病毒集团”垂涎欲滴,于是“病毒集团”开始炮制形形色色的钓鱼网站和网购木马,大量网购用户误入圈套蒙受经济损失。同时,某些购物网站为了吸引更多流量,涉嫌雇佣“病毒集团”,使用病毒木马强行侵入用户电脑推广。一条瞄准网购人群牟取暴利的“病毒集团”黑色产业链已经悄然形成。国内知名安全厂商金山网络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安全报告》指出,2010年,钓鱼网站、木马等威胁已经给网络购物用户造成超过150亿元的损失。

  购物网站不请自来

  北京网民赵先生最近很纳闷,不知从何时起,电脑桌面上会莫名其妙出现三四家购物网站的快捷方式,其中有“**团购之家”、“**购物”等,而赵先生之前并没有浏览过这些网站。更让赵先生不解的是,电脑浏览器主页也被改成某某网址导航,网站上充斥许多知名购物网站的广告信息和链接地址。赵先生试图变更浏览器主页,但几经尝试,浏览器主页始终指向这家网址导航站。而且每次开机时,电脑桌面上总会出现这几家购物网站的快捷方式。

  专业人士分析,赵先生的电脑很有可能感染了一种绑架型木马,目前有许多网民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金山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表示,这种绑架型木马会通过篡改浏览器主页,变更用户桌面图标或收藏夹的网址,要么将用户引导到其指定的网址导航站或某些购物网站,要么使用户跌入钓鱼陷阱。

  据分析,如果是正规购物网站暗中潜入用户电脑,并以快捷方式占据电脑桌面,且用户无法删除,该购物网站则涉嫌与“病毒集团”勾结,或直接使用病毒木马恶意推广。这种不请自来、赖着不走的推广模式严重干扰了用户电脑的正常使用。

  目前,随着互联网商业应用的不断拓展,病毒木马作者已经不屑于盗取虚拟财产。很多正常商业网站(包括购物网站)的推广会提供丰厚的佣金,病毒木马传播者的目标就是强行修改用户电脑系统配置,为这些商业网站刷流量,再从商业网站赚取推广费。

  木马病毒擅长伪装

  赵先生虽然受到绑架型木马侵扰,但并未遭受经济损失,然而,很多网友却没有赵先生那样幸运。最近,一篇《在某某购物网站被诈骗5.46万元始末》的帖子在互联网广泛传播。该受害者自称是“一网购老鸟,同时是互联网从业者”,在万分谨慎小心的情况下,仍然落入网购木马圈套,被骗5.46万元。

  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向记者表示,2010年,“病毒集团”使用网购木马冒充网络店主对买家进行欺诈,不但使许多买家被骗,而且很多卖家也因此被封店。

  网购木马是2010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木马。“病毒集团”先伪装成买家,与卖家进行沟通,伺机通过聊天工具发送所谓的商品图等压缩文件给卖家,卖家点击后,即感染网购木马。“病毒集团”再通过网购木马盗取卖家的账户密码,获取店铺的管理权限。接下来,“病毒集团”就可以冒充卖家对真正的买家实施诈骗了。而被骗的买家常常误认为卖家进行诈骗,因此引发很多纠纷。

  与传统的木马相比,网购木马具有技术含量高、一对一传播、成功率高等特点。经过金山网络客服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用户一旦感染了网购木马,被欺诈的几率将超过80%。2010年,网购木马增长迅速,目前变种数量已经超过万个。它们针对主流杀毒软件采用了免杀技术,攻击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因而受此欺诈的网购用户也与日俱增。

  比较而言,网购木马比钓鱼网站隐藏更深,让用户难以察觉和判断,一旦感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非常高。

  钓鱼网站挥之不去

  2010年,除了网购木马,对网购用户安全造成主要威胁的方式当属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病毒集团”互联网化转型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目前为止黑客所采取的最直接的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新增钓鱼网站数量明显一路走高。由于购物网站是互联网上资金流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购物类网站是钓鱼网站最钟爱的欺诈目标之一。据了解,如果一个钓鱼网站仿冒某些购物网站时做得比较逼真,挂上去的商品非常畅销且价格极具诱惑,钓鱼网站每个月可以成功进行几百次诈骗,非法敛财数十万元。目前来看,钓鱼网站仍然是主要威胁。

  “病毒集团”暴利惊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病毒集团”也开始谋划转型,盯上网购市场。

  专家分析,2010年,网络欺诈成为“病毒集团”的业务重心。从制作传播网购木马、钓鱼网站,到利用网络购物平台实施诈骗,再通过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病毒集团”的黑色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揭开了“病毒集团”的组织架构及操作手法。据称,“病毒集团”内部架构类似一般公司,包含销售部、产品部和市场推广部等。有人专门负责联系广告主或者一些需要推广购物网站的厂商;有人编写各种木马程序;还有人负责将这些木马传播出去,需要联系一些广告联盟或者中小网站。

  这位知情人士坦言,“病毒集团”起初将重点放在了盗取网游账号上,再将偷来的虚拟物品在网游装备交易平台来变现。因为盗取的是虚拟物品,木马作者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近几年,网购成为网民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消费,流经网络的钱越来越多,“病毒集团”也越来越多地将手伸进了网民的电子钱包,想方设法直接将用户引到钓鱼网站,盗取中毒用户的财产。

  另据了解,“病毒集团”与正常的购物网站也有两种合作方式,操作手段一般是在网民电脑桌面生成购物网站的快捷方式。“病毒集团”通过网民点击赚取流量,按流量计费;或者形成订单后,按比例分成。按照金山云安全系统统计显示,主要的“病毒集团”每天可感染约20万台PC,仅流量收入一项,一年可获利2亿元左右。而流量收入,仅仅是病毒产业链收入的一部分。有些“病毒集团”每年获取非法收益高达数亿元。“病毒集团”的行动非常隐蔽,经常更换IP地址,打击“病毒集团”不仅需要安全厂商,而且还需要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全力配合。如何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page]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830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