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生风波需要监管者马上释疑

2019-08-31 18: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但《东方早报》却报道了一条让消费者添堵的新闻,标题很是吓人强生婴儿用品被疑有毒。具体内容是: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最新发布检测报告称,美国市场上强生、帮宝适等多家公司的婴儿卫浴产品含有甲醛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但《东方早报》却报道了一条让消费者添堵的新闻,标题很是吓人——“强生婴儿用品被疑有毒”。

  具体内容是: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最新发布检测报告称,美国市场上强生、帮宝适等多家公司的婴儿卫浴产品含有甲醛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有毒物质。该组织发言人斯泰茜·马尔卡女士说:“但还没有研究针对这些物质可能给婴儿造成的危害。”

  针对此报告,强生公司的声明说:检测出的有毒物质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并称报告对其产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错误的描述,与科学界和政府机构一致的看法相违背,也引起了家长们不必要的恐慌”。

  虽然报道说上海市场上强生婴儿卫浴产品销售如常,帮宝适婴儿卫浴产品国内也并无出售。但我相信这只是《东方早报》这条报道出来之前的情况,毕竟没有几个人能不通过国内媒体就知道美国这家消费者组织发布的检测报告。由于强生在国内婴儿卫浴产品市场所占的份额极大,媒体报道出来之后,家长们的不安心必然会有的。可以作为例证的是,根据39健康网的最新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的受访者纷纷表示“不再信任强生的婴儿卫浴产品”。在报道出来之前,我想这个比例肯定是极低的。

  

强生风波需要监管者马上释疑

  当然这并不是说媒体的报道有什么问题,媒体客观报道事实是天职,消费者也有权知道强生产品的信息,哪怕这个信息是有负面影响的。正如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所称:“检测发现的有毒物质含量确实较低……我们无意引起父母的恐慌,但我们要让父母们知道相关情况。”媒体只是告诉了消费者该知道的事情而已。

  强生好像也很无辜:虽然这些婴儿卫浴产品的确含有毒物质,但“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这其实说的是一个常识:绝大多数化工产品都很难做到绝对不含有毒物质,区别仅在于含量是不是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法律法规上对一些产品中的有毒物质并非一概禁止,只是严格限制其含量。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人体就是无害的。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一听到“含有毒物质”就吓得跟什么似的。

  但现在的事情往往很复杂,无论是食品还是日用化工品,名牌出事的不少,很多时候,免检产品也靠不住,三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样一来,消费者的担心几乎就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反应,一听说“什么产品可能导致……”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是这种心态。强生在国内市场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脆弱多疑的消费心态,所以,如果说强生的婴儿卫浴产品果真“有毒物质在安全范围之内”,那么,强生也就是这场风波中不折不扣的受害者。[page]

  脆弱多疑的消费心态之形成,你不能怪消费者,要怪只能怪中国市场上产品安全事故太多,消费者是被吓怕了。这样的消费心理,实际上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商家已经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就要求管理部门介入危机要更快更准,不能有丝毫犹豫。就“强生风波”而言,虽然检测结果的依据是美国市场,但国内的监管部门也应该第一时间介入,公布权威调查结果,打消消费者的疑虑,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如今媒体又一次跑到了前面,监管部门的脚步还依然迟缓,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3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