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2019-12-23 10: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避险行为是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而实施,受害人因此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是(引起险情发生的人)。那么,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紧急避险虽然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但也并非均为合法行为。因为它们在原则上具有民事违法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避险者或受益者通常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理由所在。

  紧急避险在对第三方造成危害的时候,或者对他人财物等造成影响,当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根据紧急避险给第三方造成的损害的程度来计算相应的赔偿责任。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二、紧急避险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紧急避险不用承担民事责任。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民法通则》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此外,紧急避险行为通常都会造成第三方合法利益损失,可能是人身伤害,也可能是财产损失,原则上紧急避险人应当赔偿第三方的损失。

  根据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一般紧急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构成紧急避险需要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免受损害,而不是其他非法利益。必须受到现实危险的威胁,即危险必须现实存在,且已威胁到上述合法权益的安全。危险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可能是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受害人或第三人过错导致危险、饲养动物导致危险等。

  2、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如危险尚未发生或危险已过去,就不再适用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不限于危险制造者,因为紧急避险中危险的原因可能来自自然原因,没有制造者,也可能有人为制造者,但紧急避险不限于指向危险制造者。

  3、紧急避险必须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依交 通行为人的一般技术水平标准,本可以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达到避险 目的,而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损害却远远超过了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 则避险人仍需负担赔偿义务。

  4、紧急避险保全的利益应大于受损害利益。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如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了保全自己运载的少量货物而损害国家重要资财等都构成避险过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而关于“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维护自己或者是国家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时,也注意尽量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避险行为一定要合理。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256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