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起长江航道损害赔偿案开审

2019-06-11 1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今日,我国首起长江航道损害赔偿案在武汉海事法院公开审理。据武汉海事法院法官刘某红介绍,2007年11月21日,重庆万州区圣发船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圣通818机驳船满载3400吨燃煤,航行至长江中游监利窑监水道...

  今日,我国首起长江航道损害赔偿案在武汉海事法院公开审理。

  据武汉海事法院法官刘某红介绍,2007年11月21日,重庆万州区圣发船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圣通818”机驳船满载3400吨燃煤,航行至长江中游监利窑监水道搁浅。事故造成上下水400余条船舶长时间滞留,加剧了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航道。为保护长江航道不再受损,2007年12月18日,长江武汉航道局将重庆万州区圣发船务有限公司诉至武汉海事法院。

  庭审中原告认为,监利段窑监航道维护水深2.9米,但被告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原告依职责向社会发布航道公告,告知航行船舶应遵守公布的航道维护尺度配载航行的情况下,擅自加载超过该航道标准维护尺度(吃水3.46 米)航行,导致船舶在航道中搁浅,严重影响了长江航道的安全航行,致使原告为恢复该处航道通行条件增加大量费用,被告应依法承担其恢复和养护航道费用 186000元。

  被告认为,原告作为行使长江航道管理的行政单位与被告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将行政关系中产生的行为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违反法律规定。被告的船舶航行及装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取得相关海事部门的船舶航行签证,没有主观过错。事故系船舶驾驶员的失误所致,且没超过航道实际维护水深。维护航道通行,是被告职责所在,且维护费用由国家专项拨付,不应再就此费用向营运船舶收取。

  审理此案的王某强法官说,目前长江干线大部分河段未经系统整治,长江干线航道整体上仍处于天然状态。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枯水期,长江中下游航道便会出现浅情,航道部门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才能保障航道畅通。特别是去年遭遇50年一遇的秋旱后,荆江河段的沙市太平口、监利窑监等水道淤积严重,靠挖泥船疏浚通航。涉案事故发生后,交通部李盛霖部长亲往现场查看,并与湖北省有关领导召开现场会。之后,温总理作出批示。该案影响重大,其审理将对维护长江航道通行,规范长江航运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据了解,该案将于近期择日宣判。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531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